Friday, 6 January 2017

摘抄:中国高校“智库热”的冷思考

今天浏览了南华早报中文网上的一篇文章,觉得写的颇有味道,让我对于中国高校的内在有了新的思考,现在摘抄几段话,留着以后慢慢品味。


  1. 大学,原本就应是一块与世俗社会保持距离,带有一定理想主义色彩的所在。“反建制”的核心并不在于反对一切体制及体制因素,而在于跳出体制内固有的思维、理念和利益格局去思考体制本身。否则,当“反建制”力量不存在,体制调整依赖于体制内部力量的博弈,那么体制就缺乏真正革新的动力。因为“反建制”本质上反的是精英及其话语权,精英群体不可能改革他们所领导和得益的体制。作为“反建制”的集大成者,卡尔·马克思对欧洲当时统治力量资产阶级的批判和斗争,为欧洲社会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巨大的思想力量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2. 大学建智库行为本身不应受到苛责,但如果将精力倾注于此,则失去了大学存在的意义。大学存在之根本,乃是育人。即便在中国古代,“大学”也会与行政机关和行政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,坚守“传道授业解惑”之要。古代所设太学、书院、学馆等,目的乃是为朝廷培育人才。这种教育虽然带有强烈的工具色彩,但无形的“道统”也不断在一代又一代师生中传承,甚至在面对强大的公权力乃至皇权时,许多文士都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卫道精神,与皇帝面折庭争。直至清代,皇帝采用严酷的思想审查,从根本上灭绝了“道统”,中国文士才真正开始向朝廷匍匐于地。现代中国大学一方面保存了古代文士浓郁的入世和治世的情怀,教育工具化色彩浓厚,另一方面也积极融入当今行政资源分配的体系,接受权力对教育与学术的主导。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,乃是权力结构对中国大学的知识范式的建构。
  3. 大学如果对建设智库倾注太多的精力,不仅是对基础研究的过度贴现,更是对教书育人的不负责任。对智库的执着容易落入“楚门的世界”,因为他们所得到的研究对象不过是实相在那个世界的投影,而他们的一生都是在一套精致的人为规则下围绕着一个虚像打转。然而,即便知道真相,又有多少人愿意离开?外面的世界,或许更为不堪。正因如此,才需要改变。想想,中国的大学生里又有多少人梦想着,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?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

1 comment: